協商議政聚共識,建言獻策謀發展。2月8日上午,政協隴縣第十六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隆重開幕。來自全縣各個界別、各條戰線的政協委員齊聚一堂,履行政治協商、民主監督、參政議政職責,共同為我縣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。
葉盛強、李維芳、張寶林、梁治軍、陳少鋒、梁丹軍、閆引娟、趙元科在主席臺前排就座。
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:常紅軍、胡永康、李惠軍、吳小龍、蘇建、任會生、梁新科、曹虎林、殷宏亮、米鎖牢、牛英、竇軍紅、趙曉冬、李霞、黃寶軍、陳銀拴、曹大革、梁建斌、胡志斌、閆存定、王小勇、朱富強、米梅、王永平。
縣政協副主席趙元科主持大會開幕式。
會議應出席委員184人,實到161人,符合《政協章程》相關規定。
上午9時,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。
縣委書記葉盛強代表縣委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!向出席會議的全體委員、全縣社會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!
葉盛強說,剛剛過去的2024年,面對多任務疊加、多約束并行、多目標協同的復雜形勢,全縣上下錨定“五區建設”目標,以深化“三個年”活動為統攬,全力以赴穩增長、促改革、惠民生、防風險,“四大產業”加速壯大、鄉村振興全面推進,城鄉面貌日新月異,改革開放持續深化,民生保障扎實有力,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力有序有效,黨的建設全面加強,我縣先后榮獲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等諸多殊榮,隴州大地呈現出經濟穩定增長、社會安定和諧、人民安居樂業、干部奮發有為的良好局面。
葉盛強指出,一年來,縣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,始終與縣委、縣政府站在一起、想在一起、干在一起,服務大局積極有為,建言資政精準有方,協商為民務實有力,對縣政協過去一年的工作,縣委是滿意的,全縣干部群眾是滿意的。
葉盛強要求,縣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,在思想政治建設中鑄就“政協之魂”。時刻牢記政協的政治屬性、委員的政治身份、協商的政治責任,旗幟鮮明講政治,深入學習悟真理,知行合一求實效,堅定擁護“兩個確立”,堅決做到“兩個維護”;要始終樹牢大局意識,在服務中心工作中發揮“政協之力”。自覺融入大局、主動服務大局,凝聚團結奮斗共識,謀實改革發展良策,抓好民主監督工作,搭建交流合作橋梁,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顯擔當、見作為;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,在增進民生福祉中彰顯“政協之為”。時刻牢記“人民政協為人民”,傾聽群眾呼聲,傾心為民解憂,傾力匯聚民心,把關注民生、體察民情、紓解民困貫穿政協履職的全過程、各方面,爭當人民群眾的貼心人;要始終發揮制度優勢,在強化自身建設中提升“政協之能”。把自身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,增強班子凝聚力,提升干部戰斗力,展現委員影響力,持續提升履職能力,促進政協工作提質增效。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積極支持政協開展履職活動,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,積極采納政協意見建議,推動政協事業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。
梁治軍代表政協隴縣第十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了工作報告。報告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,把牢正確政治方向;聚焦中心工作,不斷彰顯政協擔當;廣泛凝聚共識,匯聚奮進強大合力;加強自身建設,樹立政協良好形象四個方面回顧總結了2024年政協各項工作。
報告提出,新的一年,縣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: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,按照縣委十七屆八次全會部署,錨定隴縣“五區建設”目標不動搖,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,推動政治協商更加有用、民主監督更加有力、參政議政更加有為、凝聚共識更加有效,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隴縣新篇章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。
圍繞既定目標,梁治軍要求,縣政協常委會和廣大政協委員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,以更高站位把牢履職方向;要堅持圍繞中心,以更強擔當服務發展大局;要堅持人民至上,以更好作為助力民生改善;要堅持強基固本,以更實作風展現政協形象。
縣政協副主席閆引娟作了關于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。縣政協十六屆三次會議以來,政協委員、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共提交提案193件,經審查立案并交有關部門辦理71件,所有提案全部辦結回復。委員對辦理結果滿意或基本滿意率達100%,提案工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、凝聚人心、匯聚共識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大會還通報表彰了優秀提案和先進辦理單位。
縣委、縣人大、縣政府、關山管委會、縣紀委監委、縣人武部、縣人民法院、縣檢察院、縣委黨校、縣總工會、細鱗鮭管理處的領導同志,縣政協往屆主席應邀出席指導會議;在隴的市政協委員,各鎮黨委副書記,沒有政協委員的縣級部門負責同志列席會議。